市青年之家•国学读吧的学生3月18日在国学老师的带领下,由家长陪同一起来到山亭区伏里村参观游学。伏里村是相传是三皇五帝之一伏羲氏的故里,着名的伏里文化遗址所在地。
伏里土陶传承人甘言地老师给孩子们讲述土陶悠久的历史及伏里土陶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伏里土陶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手工制陶技艺,距今已有5600年的悠久历史,伏里土陶保持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形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特点、明清时期吸收其它姊妹艺术长处的印痕,是山东土陶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是不可多得的流传于“地面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1982年经西集镇伏里土陶传人甘致有组织抢救、发掘,恢复了祭祀、赏玩和生活用品等三类品种的生产,计有百余个品种,目前尚可生产的还有30余种。其创新产品“孔子像”、“墨子源”、“西周水牛”等批量出口国外,并随中国民间艺术展赴日本、新加坡等国巡展。
1992年在伏里村北发掘的"建新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可以上溯至5000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009年,伏里土陶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里土陶具有很高的艺术、考古、收藏、陈列、装饰等多种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专家誉为"鲁南民间艺术一绝"。
活动中,甘老师又带孩子们来到操作间,手把手教给他们土陶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在触摸之中感受土陶的生命力,感受到我们文化的传承。
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尤为重要。培养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识,文化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此次活动让青少年接触历史,感受传统文化,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喜欢、幸福,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爱乡情怀,提升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